水浒文化研究 |
年期 | 文章题目 | 作者 |
2024.04 | 互文性视野下宋江醉题诗词忠义说研析 | 王以兴 |
2024.04 | 《水浒传》中的王进深层意蕴解读 | 张磊 |
2024.04 | 基于AntConc的《水浒传》中梁山形象的嬗变 | 孙洪波;高飞 |
2024.04 | 燕青故事与《水浒传》的深衷隐曲 | 王怡 |
2024.04 | 论《水浒传》中的家庭困境与伦理悲剧 | 王誉凝 |
2024.04 | 《水浒传》在浮世绘中的接受与演变 | 李清婉 |
2024.03 | 《水浒传》中阎婆形象研析 | 肖兰英 |
2024.03 | 水浒文献中的“宋江阵”元素浅析 | 孙琳 |
2024.03 | “戏改”背景下新编秦腔《武松锄奸》的成功及借鉴意义 | 高日晖, 杨垚垚 |
2024.03 | 《水浒传》中儿尾词的运用 | 汪吾金 |
2024.03 | 论武大郎的人格与文化意义 | 杨大忠 |
2024.01 | 梁山好汉绰号中的文化蕴含 | 石麟 |
2024.01 | 清车王府藏曲本中的水浒戏研究 | 王美雨 |
2024.01 | 萧让与《水浒传》中的书法描写 | 王双腾 |
2024.01 | 《水浒后传》中的女性群像研究 | 董艳玲;张建伟;赵欣 |
2024.01 | 水浒文化研究的守正与创新 ——“新文科视阈下的鲁西南文化传承与创新”学术论坛部分专家学者发言辑要 | 袁世硕;杜贵晨;王平;樊庆彦 |
2023.06 | 民国《新闻报》刊载小说《新水浒传》研究 | 刘苏苏 |
2023.06 | 《水浒传》中的人为灾害叙事 | 孙琳;宋刚 |
2023.04 | 《水浒传》非“隐居”苏北兴化人撰写——就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一些被《水浒传》写到的内容谈点感想 | 马成生 |
2023.04 | 从《金瓶梅词话》透视古本《水浒传》武松形象——兼及杭州容本《水浒传》万历时代之创新 | 宋伯勤;杨东锋 |
2023.04 | 精于情迷于财丧于理的老虔婆——《水浒传》王婆人性恶之面面观 | 肖兰英 |
2023.03 | 《水浒传》的宗教态度与“忠义”主题 | 司家民 |
2023.03 | 《水浒叶子》与《水浒传》人物形象之异同 | 张泓 |
2023.01 | 《水浒传》中赋体文的运用 | 苏煦雯 |
2023.01 | 《荡寇志》引用《水浒传》的内涵 | 杨大忠 |
2023.01 | 京剧《翠屏山》流变考述 | 张士钦 |
2023.01 | 论宋江的多重人格 | 屈超峰 |
2022.06 | 《水浒传》中的丁零和粟特后裔 | 岳东 |
2022.06 | 民国时期《水浒》弹词开篇的叙事特色及传播途径——以《武松》弹词开篇为考察重点 | 高欣雨;盛志梅 |
2022.04 | 论《水浒传》中的《庄子》因素——兼论《水浒传》的“三波一荡”情节艺术 | 刘洪强;王玲 |
2022.04 | 扈三娘沉默形象的艺术价值 | 肖兰英 |
2022.04 | 清代《红楼梦》评点中与王婆有关的批语 | 何红梅 |
2022.04 | “浪子”燕青:端正品行超逸人生 | 蒋兵魁 |
2022.03 | 论“莽汉审美”的发展与李逵形象演变 | 董国炎 |
2022.03 | 从另类“冤案”看《水浒传》的文本特征 | 杨大忠 |
2022.03 | 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》中的关目评点思想 | 周姝岐 |
2022.01 | 从士的文化层面看《水浒传》中的人物及命运 | 谭淑娟;焦博杨 |
2022.01 | 山东地方戏中武松戏的语言艺术 | 高日晖;范玉杰 |
2022.01 | 菏泽水浒精品旅游建设策略研究 | 王萃;孙琳 |
2021.06 | 论宋江的人生悲剧 | 盛志梅;吴娅 |
2021.06 | 论宋江的领导艺术 | 姚晓菲 |
2021.06 | 林语堂与赛珍珠交游考述——以赛珍珠《水浒传》英译本为中心 | 陈智淦 |
2021.06 | 从阳谷知县看《水浒传》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| 魏明;李金晶 |
2021.04 | 清代《红楼梦》评点中与李逵有关的批语 | 何红梅; |
2021.04 | 《水浒传》“常情”状态的两个温馨明媚的女人 | 肖兰英 |
2021.04 | 重绘水浒研究地图 | 程娟娟 |
2021.04 | 电影《水浒传之英雄本色》的类型化改编策略 | 刘洁 |
2021.03 | 梁山泊的私有制 | 付开镜 |
2021.03 | 晚清民国报刊中宋江形象的重塑 | 宋瑞 |
2021.03 | 宋江身份及《水浒传》神魔小说情节分析 | 许可;范学新 |
2021.03 | 郑渊洁少儿版《水浒传》与百回本《水浒传》比较分析 | 刘艳梅 |
2021.03 | 《忠义璇图》对水浒“忠义”的消解 | 孙琳;王萃 |
2021.01 | 《水浒传》瘟疫的叙事解读 | 汪佩 |
2021.01 | “一丈青”新考 | 周琦玥 |
2021.01 | 从赭山门到半墦山——《水浒传》准确使用萧山地名之一例 | 汪吾金 |
2020.06 | 再现文本景观:水浒文化与近代鲁西南乡村社会 | 李庆华 |
2020.06 | 对北宋“崇文抑武”国策的形象否定——《水浒传》主题新论 | 蔺九章 |
2020.06 | 《水浒传》中“明媚”女性形象的叙事功能和文化意义 | 董艳玲 |
2020.06 | 《水浒传》疫情词的两译本考释 | 孙洪波;吴冰雪 |
2020.04 | 清代《红楼梦》评点中与宋江有关的批语 | 何红梅;刘佳禾 |
2020.04 | 从元代水浒戏看梁山泊文化蕴涵之演进 | 吴宪贞 |
2020.04 | 混江龙李俊的辉煌人生和成功之道 | 冯尕才 |
2020.04 | 由金沙滩与鸭嘴滩的位置及相应的方位、区域引出的问题 | 杨大忠 |
2020.03 | 清代满族水浒子弟书诗篇内容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| 王美雨 |
2020.03 | 未上梁山的好汉王进:避往边庭与“不知所踪” | 林榕杰 |
2020.03 | 读《水浒传》札记:猪肉与白粮 | 王守亮 |
2020.03 | 《施耐庵年表》辨误——兼评浦玉生先生《草泽英雄梦——施耐庵传》 | 俞世芬 |
2020.01 | 《水浒传》与忠义文化 | 石麟 |
2020.01 | 京剧“水浒戏”在清宫的演出 | 董炜 |
2020.01 | “新时代水浒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”会议综述 | 王萃;孙琳 |
2020.01 | 《水浒传》中人物绰号文化内涵刍议 | 刘鹏 |
2019.06 | 宋江父亲和兄弟的形象与《水浒传》中的社会理想 | 张燕翔 |
2019.06 | 小吏不可小觑——《水浒传》小吏启示录 | 肖兰英 |
2019.06 | “托塔天王”晁盖:命中注定的过渡性人物 | 蒋兵魁 |
2019.06 | 有悖于史实——读黄俶成《水泊惊雷——施耐庵与水浒创作》 | 马成生 |
2019.04 | “水浒”主题研究反思 | 孙琳 |
2019.04 | 神旨与天命:《水浒传》忠义主题的建构思维与方式 | 李建江 |
2019.04 | 《水浒传》与《三国演义》创作艺术比较 | 李永刚 |
2019.04 | 《水浒传》中的禁军教头形象略说 | 李雪冰 |
2019.04 | “钱塘施耐庵”与“泉塘”杨维桢辩证 | 佘德余;陈大年 |
2019.03 | 小说研究中历史与传说的关系问题——从潘金莲弑夫说起 | 李若楠;魏代富 |
2019.03 | 《水浒传》中主体的书写与家国关系——以书中的四起家庭命案为例 | 黄伟芯 |
2019.03 | 《水浒传》胥吏的反官方倾向 | 于静波 |
2019.03 | 回归原著,寻找真实的林冲 | 胡飞林 |
2019.03 | “西川扇子”与《水浒传》成书作者 | 宋伯勤;杨东锋 |
2019.01 | 基于水浒文化的山东水浒品牌的塑造与推广 | 王美雨 |
2019.01 | 《水浒传》“千载第一酒赞”——“河阳风月”“醉里乾坤大,壶中日月长”考述 | 冯尕才 |
2019.01 | 金圣叹《水浒序一》的“才子书”论 | 李才朝 |
2019.01 | 《水浒传》审美流变略说 | 胡海燕 |
2018.06 | 论水浒故事的经典化 | 盛志梅 |
2018.06 | 《水浒传》中的书信叙事论略 | 刘洪强 |
2018.06 | 论金评《水浒》“楔子”的产生 | 王双腾 |
2018.06 | 宋江形象争议的成因探析 | 肖兰英 |
2018.06 | 译者审美心理视角下《水浒传》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| 梁伟达 |
2018.04 | “钱塘施耐庵的本”是南曲词话本——从文体演进终解《水浒传》题注“施耐庵的本” | 宋伯勤;潘华平 |
2018.04 | 子弟书对水浒人物的审美接受与再造 | 王美雨 |
2018.04 | 近三十年金圣叹评点《水浒传》研究综述 | 欧阳远萍 |
2018.03 | 缘何是经典和史诗?——《水浒传》对于忠义伦理的横议 | 宋铮 |
2018.03 | “古本《水浒传》”的由来及与《水浒传》的关系 | 李永祜 |
2018.03 |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水浒文化保护研究 | 刘玉芝 |
2018.03 | “天下水浒——泰山与水浒文化学术研讨会”会议综述 | 徐永珍 |
2018.01 | 《水浒传》主题批判及“改邪归正”说的确立——兼谈金圣叹对明清两朝《水浒传》主题的影响 | 杨大忠 |
2018.01 | 《水浒传》的影视接受与改编 | 孙琳 |
2018.01 | 《水浒传》中的药与江湖文化 | 王浩洁 |
2018.01 | 文徵明手抄“小楷古本《水浒传》”抄写时间考 | 李永祜 |
2017.06 | 好汉背后的女推手——论《水浒传》女性的四大功能 | 刘廷乾 |
2017.06 | 小人物大关联——论《水浒传》郓哥、唐牛儿的作用 | 肖兰英 |
2017.06 | 文徵明“手抄古本《水浒传》”的真实性考辨 | 李永祜 |
2017.06 | 可译性视角下《水浒》元素留存的对比研究 | 刘冬秋;孙洪波 |
2017.04 | 《水浒传》人物姓名深层意蕴探析 | 冯尕才 |
2017.04 | 大旨传忠义——神意叙事中的《水浒传》主题 | 王守亮 |
2017.04 | 杨柳树、铜钢鞭和牛肉——《水浒传》琐屑三题 | 李建华 |
2017.04 | 身体与身份:解读水浒好汉的特异身体 | 韩杰 |
2017.03 | 水浒文化遗产空间的人类学思考 | 李旭 |
2017.03 | 关于水浒文化的若干思考 | 卢明 |
2017.03 | 《水浒传》悬念设置方式略论 | 张睿鸿 |
2017.03 | 《水浒传》中宋江形象思想性格冲突三论 | 王莹雪 |
2017.03 | 图式化语义三角形与《水浒传》中的称谓翻译 | 张璐;路东平 |
2017.01 | “小旋风”与“及时雨”——《水浒传》中两位“孟尝君”分析 | 林榕杰 |
2017.01 | 略论《水浒传》人物之隐逸 | 汪吾金 |
2017.01 | 再论宋江的招安思想 | 杨大忠 |
2017.01 | 施耐庵、罗贯中、吴承恩是“路痴”吗——也说古典小说中的地理问题 | 古今;宋培宪 |
2016.06 | 公孙胜在《水浒传》中的叙事作用 | 李燕青 |
2016.06 | 《水浒传》人物悲剧结局的再思考 | 程日同 |
2016.06 | 忽视史实——六十余年来研究《水浒传》作者的一种倾向 | 马成生 |
2016.06 | 《水浒叶子》的文学批评研究及其创作时间蠡测 | 夏朋飞 |
2016.04 | 纵欲成患猛于虎——论宋徽宗赵佶 | 邵子华 |
2016.04 | 由人物塑造看香港电影《潘金莲》对《水浒传》的改编 | 王凡 |
2016.04 | 法律视角下潘金莲婚姻悲剧原因探析 | 马雪子 |
2016.04 | 《水浒传》中的酒文化 | 刘玉芝 |
2016.04 | 新时期以来鲁智深研究综述 | 张枢 |
2016.03 | 《水浒传》与宋元佛教 | 潘守皎;王莹 |
2016.03 | 《水浒传》混江龙李俊人物原型考 | 冯尕才 |
2016.03 | 鼎分三足权力格局与梁山英雄 | 颜廷亮 |
2016.03 | 再论《水浒传》中梁山泊座次表的潜规则 | 王莹雪 |
2016.03 | 水浒侠义文化及其旅游开发 | 付成波;郭素媛 |
2016.01 | 从拒上梁山到逼上二龙山——杨志的落草 | 林榕杰 |
2016.01 | 林冲形象再解读——从林冲缘何不杀高俅说起 | 杨大忠 |
2016.01 | 元杂剧“水浒戏”梁山好汉形象的时代特征及其社会内涵 | 牛晓岑 |
2016.01 | 《水浒传》中报恩与法律的矛盾 | 马雪子 |
2016.01 | 《水浒传》与《三国演义》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 | 薛文秀 |
2015.06 | 《水浒传》鲁智深论 | 刘洪强 |
2015.06 | 清醉耕堂本《水浒传》绣像、图赞系统研究——以重刻醉耕堂本为例 | 李慧;张祝平 |
2015.06 | 《水浒传》的作者究竟是谁——吕乃岩之《试说罗贯中续〈水浒〉》述评 | 莫其康 |
2015.06 | 李永祜教授水浒研究述略 | 杜贵晨 |
2015.04 | 论《水浒传》中武松的叙事伦理 | 曹金合 |
2015.04 | 论网络文学中英雄形象的嬗变——以《水浒传》网络改编作品为例 | 程娟娟 |
2015.04 | 从“世界文学”视域看赛译《水浒传》的价值和意义 | 陈海燕 |
2015.04 | “山东社科论坛——水浒文化及其传承发展”高端论坛综述 | 王建 |
2015.03 | 民国时期《水浒传》续书多元主题及原因探析 | 杨式榕 |
2015.03 | 《水浒传》中丈夫形象论析 | 王建平;梅登科 |
2015.03 | 博采众书的《水浒传》续书——《水浒中传》探赜 | 唐海宏 |
2015.03 | 宋江形象形成来源新考 | 孙越 |
2015.01 | 梁山的“秀才寨主”王伦——兼及梁山寨主变动与“山寨政治”转向 | 林榕杰 |
2015.01 | 辨正苏北施耐庵的一把钥匙——评《草泽英雄梦——施耐庵传》中施耐庵的生卒年 | 杨大忠 |
2015.01 | “一丈青”新考 | 朱国伟 |
2015.01 | 《申报》所见《水浒传》鲁西文化考论 | 章琦 |
2014.06 | 《易》解《水浒》之宋江 | 曾凡朝 |
2014.06 | 再论《水浒传》作者施耐庵“浓郁的兴化情结”难以成立——与任祖镛先生再商榷 | 汪吾金 |
2014.06 | 古白驹场及施耐庵籍贯续考 | 莫其康 |
2014.06 | 论民国时期《水浒传》续书人物形象的塑造 | 杨式榕 |
2014.04 | 未免有浮夸之嫌——且说“弄《水浒》惹大祸” | 马成生 |
2014.04 | 从白驹场地域的历史归属看施耐庵里籍问题 | 李洵;陈麟德 |
2014.04 | 读《施耐庵祖籍的再认识》有感——致曲沐先生 | 杨大忠 |
2014.04 | 明刊《水浒》版画插图衍变 | 胡小梅 |
2014.04 | 从《水浒》鲁莽英雄形象评点看晚明士人的英雄观 | 游丽萍;涂秀虹 |
2014.03 | 论《水浒传》续书的续衍方式 | 杨式榕 |
2014.03 | 扬州《水浒》评话研究 | 解玉琳 |
2014.03 | 对仓显先生批评《有感》一文的回答——材料的再批判 | 应守岩 |
2014.03 | 同而不同处有辨:《水浒传》与《隋唐演义》之比较 | 卢明 |
2014.01 | 一部蕴涵和闪烁着古代社会大众民族精神的不朽巨著 | 李永祜 |
2014.01 | 史眼如炬:施耐庵故里大丰市白驹镇新考——兼谈施耐庵文物史料的新发现 | 浦玉生 |
2014.01 | “杨志卖刀”的历史性考察 | 张明华 |
2014.01 | 程善之《残水浒》对水浒空白结构的发现与弥合 | 孙琳 |
2014.01 | 由武松的塑造看香港邵氏电影《快活林》的文学改编意识 | 王凡 |
2013.06 | 对“水浒文化”界定的再思考 | 王振星 |
2013.06 | 《〈水浒传〉作者施耐庵新证》辩——与浦玉生先生商榷 | 杨大忠 |
2013.06 |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——也答马成生先生 | 莫其康 |
2013.06 | 再论《水浒传》作者施耐庵的兴化情结——与汪吾金先生商榷 | 任祖镛 |
2013.06 | 潘金莲悲剧人生的社会启迪 | 李新福 |
2013.06 | 梁山好汉的“名片”——浅谈《水浒传》中108位梁山好汉的绰号 | 刘鹏 |
2013.04 | “天下水浒论坛(菏泽)——水浒文化研讨会暨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年会”综述 | 刘洪强;许中荣 |
2013.04 | 《水浒传》人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——邵子华《水浒传人学研究》序 | 王平 |
2013.04 | 《水浒传》研究视野的新开拓——序邵子华《水浒传人学研究》 | 张存金 |
2013.04 | 担当与追问——关于《水浒传》人学研究的对话 | 邵子华;王建 |
2013.03 | 论“梁山泊遗存”——从《读史方舆纪要》看“梁山泊”并未完全消失 | 杜贵晨 |
2013.03 | 罗贯中改塑历史原型人物林冲性格的成功经验及引发出的美学问题 | 李永祜 |
2013.03 | 且看《水浒传》的实际描写——再致浦玉生先生 | 马成生 |
2013.03 | 民间立场、忠义情怀、殉道精神——《水浒传》核心思想新说 | 张宏 |
2013.01 | 所谓《水浒传》北方地理态势描写错误的考辨——致马成生先生 | 浦玉生 |
2013.01 | 施耐庵祖籍的再认识 | 曲沐 |
2013.01 | 学术研讨分泾渭 去伪存真说耐庵——读应守岩先生《有感》的有感 | 仓显 |
2013.01 | 接受美学视野下新版电视剧《水浒传》的主题阐释 | 高日晖;李欣 |
2013.01 | 宋江与李全 | 张同胜 |
2012.06 | 试论《水浒传》作者对山东地理的写实——从作者是否了解长江以北地理态势说起 | 王守亮 |
2012.06 | 施耐庵故里兴化白驹场施家桥新考 | 任祖镛 |
2012.06 | 20世纪80年代以来《水浒传》李贽评本辨伪述评 | 刘丹 |
2012.06 | 由人物塑造看电视剧《水浒》的文学改编意识 | 王凡 |
2012.04 | 关于山东东平棘梁山“古宋梁王碑”问题之我见 | 李永祜 |
2012.04 | “事实一件抵万金”——答莫其康先生 | 马成生 |
2012.04 | 钱塘施耐庵与上海的鲁迅再辩——致马成生先生 | 浦玉生 |
2012.04 | 让施耐庵归真反璞——就《水浒》作者问道于刘世德、马成生、应守岩先生 | 陈麟德 |
2012.04 | 浅谈《水浒》文化的现代价值 | 高秉涵 |
2012.03 | 从梁山好汉的立身行事说开去——也说梁山聚义的性质 | 刘晓林 |
2012.03 | 晁盖反对招安、主张造反吗 | 杨大忠 |
2012.03 | “权术政治”与“双头政治”:宋江与梁山头把交椅新析 | 林榕杰 |
2012.03 | 试析儒家文化对《水浒传》中侠义精神的消解 | 郑晓艳 |
2012.03 | 作者封建伦理道德思想的集中呈现——《水浒传》女性形象特点及其原因初探 | 郑桂合 |
2012.01 | 争鸣与请教——致浦玉生先生 | 马成生 |
2012.01 | “造反”人生的突围与拘囿——论《水浒传》英雄叙事的背后 | 俞世芬 |
2012.01 | 《水浒传》统治阶层违法的不可消解之原因探析 | 孔凡艳;任明华 |
2012.01 | 《水浒传》中的广告行为解析——兼论其广告形式在广告史中的地位 | 李化来 |
2012.01 | 《水浒传》中的“团鱼”与“佛牙” | 刘洪强 |
2011.06 | 白驹施耐庵的历史真实三证 | 浦玉生 |
2011.06 | 漫谈《忠义水浒传》第七十一回 | 应守岩 |
2011.06 | “没脚蟹”、“没巴臂”、“葫芦提”及其他——《水浒》中富有地方特色的宋元杭州方言 | 杨子华 |
2011.06 | 山东运河区域经济对《水浒传》成书时代上限的有限界定 | 颜廷亮 |
2011.04 | 施耐庵和罗贯中对《水浒传》成书的贡献 | 李永祜 |
2011.04 | 从杂剧《风云会》看罗贯中与《三国演义》、《水浒传》的关系 | 王前程;王怡 |
2011.04 | 《青琐高议·王实传》与宋话本“石头孙立”、《水浒传》关系考辨 | 朱仰东 |
2011.04 | 《水浒传》中的武术文化 | 张志雷;穆瑞丽 |
2011.03 | 金本《水浒传》伴随毛泽东的革命人生 | 佘大平 |
2011.03 | 一部雏形的《水浒传》——略论《大宋宣和遗事》中的水浒故事 | 马成生 |
2011.03 | 何心与《水浒传》编年 | 阳建雄 |
2011.03 | 十年来《水浒传》作者、成书年代与版本研究述要 | 何红梅 |
2011.03 | 《水浒传》招安帷幕下的造反思想探析 | 李建华;赵艳强 |
2011.01 | 《水浒传》牛津残叶试论 | 刘世德 |
2011.01 | 论《水浒传》诠释中的价值取向——兼评对古典小说的正确态度 | 王平 |
2011.01 | 《水浒传》作者施耐庵新证 | 浦玉生 |
2011.01 | 施彦端就是《水浒传》作者施耐庵吗?——读洪东流的《水浒解密》有感 | 应守岩 |
2011.01 | 从阕疑到悬想:施耐庵托名说与集体创作说检讨 | 许勇强;李蕊芹 |
2010.06 | 反思毛泽东对《水浒传》的解读与评析 | 宋培宪 |
2010.06 | 一代伟人毛泽东对《水浒》的真实评价 | 单长江 |
2010.06 | 两位英雄结局对《水浒传》成书时代的有限界定 | 颜廷亮 |
2010.04 | 水浒聚义故事的法理解读 | 薛成有 |
2010.04 | 《水浒传》“酒旗”描写的文化阐释 | 吕祥华 |
2010.04 | 关于《水浒》中几位主要人物形象的评析 | 张德学 |
2010.03 | 王道乌托邦:《水浒传》的替天行道思想 | 贺根民 |
2010.03 | 古典文学名著离我们有多远:对《水浒传》问卷调查的思考 | 刘相雨 |
2010.03 | 试论《水浒传》赛译本命运之沉浮 | 何慧敏 |
2010.01 | 《水浒传》编年补 | 阳建雄 |
2010.01 | 论水浒戏中的喜剧李逵和《水浒传》中的悲剧李逵 | 李秋晨 |
2009.06 | 明人水浒戏对于《水浒传》的诠释及其积极意义 | 王前程 |
2009.06 | 《水浒传》女性观辩证 | 朱仰东 |
2009.06 | “义”与梁山英雄座次的排定 | 李建华 |
2009.06 | 世俗伦理的民间特征与水浒英雄的群体选择——浅论《水浒传》的“义” | 张连义 |
2009.04 | “反女性”批判——再论《水浒传》的女性观 | 滕桂华 |
2009.04 | 《水浒传》中女性“红杏出墙”现象剖析 | 王建平;刘莉萍 |
2009.04 | 男权视野下的《水浒传》女性形象 | 李秋晨 |
2009.03 | 《水浒传》的道教语境 | 潘守皎 |
2009.03 | 江湖社会与封建正统社会伦理意识之冲突——宋江忠义观再探 | 林晖 |
2009.03 | 论节日在《水浒传》中的叙事意义 | 耿庆芝 |
2009.01 | 《水浒传》中“义”之价值论衡 | 吴建华;滕婷婷 |
2009.01 | 从《水浒传》看宋代公吏的法律生活 | 薛成有 |
2009.01 | 试论“大水浒文化体系”构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——以樊朝阳、张庆建《民间大水浒》为范例 | 朱仰东 |
2008.06 | 《水浒传》“替天行道”论 | 杜贵晨 |
2008.06 | 不应夸大《水浒传》中游民思想的负面影响——兼评新时期学术界的名著翻案风潮 | 王前程 |
2008.06 | “劫富济贫”与和谐社会 | 李贤民 |
2008.06 | 从男性视角看《水浒传》中女性的被视地位 | 孙琳;徐兴民 |
2008.04 | 《水浒传》:侠义精神的变异 | 陈冬玲 |
2008.04 | 试论元代水浒戏的戒妓主题 | 朱仰东 |
2008.04 | 从金圣叹评点看《水浒传》叙事悬念形成机制 | 邢海阔 |
2008.04 | 《水浒》指瑕二十谈(下) | 李建华 |
2008.03 | 林冲:士人人格范型的寄寓 | 熊明 |
2008.03 | 《水浒》与南宋时的“相扑”民俗 | 杨子华 |
2008.03 | 两番故趣 一共悲歌——浪漫主义农民起义小说《西游记》与现实主义农民起义小说《水浒传》之相似性研究 | 苟德培;谢华萍 |
2008.03 | 《水浒》指瑕二十谈(上) | 李建华 |
2008.03 | 《水浒传》与我国传统社会大众心理诉求 | 冉维山 |
2008.01 | 狂欢化理论与《水浒传》阐释 | 张同胜 |
2008.01 | 施耐庵与水浒文化研究三题 | 浦玉生 |
2008.01 | 基于“狂欢”的颠覆与重建——《水浒传》“替天行道”思想渊源及内涵再探 | 施庆利 |
2008.01 | 加强区域合作,联手打造山东水浒旅游线路——东平县与梁山县水浒旅游地名权之争的启示 | 陈玉涛 |
2007.06 | 《水浒传》写洪太尉误走妖魔在于影射王安石变法 | 卢明 |
2007.06 | 《争报恩》中李千娇形象新论 | 朱仰东 |
2007.06 | 《水浒传》中几个难解绰号索解 | 朱国伟 |
2007.06 | 论晁盖死因 | 李萍 |
2007.04 | 《水浒传》文本叙事中的宗教态度 | 张同胜 |
2007.04 | 《水浒传》词语正误(二) | 卢甲文 |
2007.04 | 金圣叹用“画”评《水浒传》的原因 | 贾云;贾兵 |
2007.03 | 清及民国时期对金批《水浒传》的接受 | 李金松 |
2007.03 | 《水浒》中宋元时期的夫妻称谓方言 | 杨子华 |
2007.03 | 造反与招安的表面矛盾及宋江的心路历程 | 尤海燕 |
2007.01 | 鲁智深:理想人格范式的承载——兼从鲁智深形象塑造中的佛教内容考察其在《水浒传》中的特殊地位 | 熊明 |
2007.01 | 论《水浒传》中为爱情而死的“淫妇”形象 | 崔莹 |
2007.01 | 《水浒》: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面镜子 | 邵子华 |
2007.01 | 梁山泊金交椅归属浅论 | 孙琳 |
2006.06 | 《水浒传》主题正气论 | 卢明 |
2006.06 | 论《水浒传》“农民起义”说形成的历史根源 | 刘天振 |
2006.06 | 耐庵千古事 多在拾遗中——施耐庵史料考辨 | 陈麟德 |
2006.04 | 从宋江的儒道思想看《水浒传》的悲剧结局 | 陈庆纪 |
2006.04 | 漫谈梁山泊起义的性质——《水浒传》研究争鸣 | 李鲁歌 |
2006.04 | 《水浒》所反映的宋元杭州酒文化 | 杨子华 |
2006.03 | 写在前面 | 本刊编辑部 |
2006.03 | 一部《水浒传》为何争论了八十多年?——著名史学家史式教授访谈录 | 林治波 |
2006.03 | 2006年全国水浒文化与明清小说研讨会在郓城召开 | 肖兰英 |
2006.03 | 20世纪《水浒传》研究方法的回顾与检讨 | 刘天振 |
2006.03 | 无据推理何时休——《水浒传》“农民起义”性质之再商榷 | 王振彦 |
2006.03 | 理解的背景与意义的生成——兼为《水浒传》一辩 | 王同舟 |
2006.03 | 《水浒传》是一部“怒书” | 汤雄飞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传》思想的墨学渊源 | 朱成祥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传》题材及价值内涵的多元性 | 陈文新 |
2006.03 | “传假信”与“江流儿”——《水浒》中两个世界性的民间故事类型 | 侯会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传》开篇神奇怪异故事之功能 | 刘坎龙 |
2006.03 | 《水浒传》对中国古代奸情小说的影响 | 曹萌 |
2006.03 | 鲁达慈悲情怀辨考——《水浒》人伦和谐之一 | 王灵芝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》的女性观及女性形象的叙述功能 | 姜山秀;鞠晶晶 |
2006.03 | 《水浒传》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英雄人物形象 | 王文清;巩聿信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后传》《后水浒传》《荡寇志》中的女英雄形象 | 刘相雨 |
2006.03 | 论“《水浒传》成书于嘉靖初年”说之不成立——就教于石昌渝先生 | 崔茂新 |
2006.03 | 从淡薄的斯文气息看《水浒》的作者与成书年代 | 周腊生 |
2006.03 | 《水浒传》词语正误 | 卢甲文 |
2006.03 | 《水浒》绰号趣谈 | 杨子华 |
2006.03 | 水浒戏盛于元代刍议 | 徐雪辉 |
2006.03 | 柳子戏水浒剧目研究 | 王建 |
2006.03 | 论《水浒传》“义气”文化的意义 | 胥惠民 |
2006.03 | 运河文化背景与《水浒传》的创作 | 王振星 |
2006.03 | 水浒研究(节录) | 何心 |
2006.03 | 《水浒传》考证 | 胡适 |
2006.01 | 开栏的话 | 本刊编辑部 |
2006.01 | 主持人简介 |
|
2006.01 | 在菏泽建立一块研究水浒文化的基地——水浒文化研究专栏主持人史式教授答客问 |
|
2006.01 | 希望《水浒》三大疑案早日作出定论——记罗尔纲先生未了的心愿 | 史式 |
2006.01 | 近二十年《水浒传》批评综述 | 高日晖 |